专注江苏公职考试培训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页 | 报名中心
微信 微信
QQ群

2018国考交流群2018国考、省考群

2017公务员遴选群公务员遴选

江苏公务员考试培训网为您提供最全的公务员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
欢迎关注启禾教育


省考笔试 | 国考笔试 | 政法干警 | 事业单位 | 军转干| 教师招聘
省考面试 | 国考面试 | 村官考试 | 农信社 | 公选干| 三支一扶

南京市广州路5号君临国际2幢9楼902
咨询电话:025-85704692/4792

启禾教育各分校:
南京 扬州 苏州 常州 无锡 更多...     2018江苏省考、国考交流群: 571676765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

2015年江苏公务员逻辑判断精选(46)

时间: 2015-01-27 09:15:23 来源:启禾教育http://www.qihejy.com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如果不能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月饼的口味再好,也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A.只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B.如果月饼符合了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说明一定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了改良
  C.只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即使口味不好,也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D.没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月饼,却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需求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2、今天的中国,改革依然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现有成就基础上,经济社会要持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就需要以更大的勇气、魄力和力度来推进改革、深化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在用好机遇、化解风险中奋力闯出“深水区”,开创中国现代化的新境界。
  由此可以推出:
  A.不深化改革,就无法闯出改革的“深水区”
  B.深化改革,可以闯出改革的“深水区”
  C.无法闯出改革的“深水区”,是因为没有深化改革
  D.闯出改革的“深水区”,就能深化改革
  3、教师节那天,小白、小黄、小蓝和小紫手里分别拿着不同颜色的花在校园里相遇。小白一看大家手里的花,思索了一会儿,就高兴地宣布她发现的规律:
  (1)四种花的颜色和她们的四个姓恰好相同,但每人手里花的颜色与自己的姓并不相同;
  (2)如果将她手中的花与小黄交换,或与小蓝交换,或将小蓝手中的花与小紫交换,那么,每人手里花的颜色和自己的姓仍然不同。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断小白、小黄、小蓝和小紫最初手里花的颜色分别是:
  A.白、黄、蓝、紫 B.紫、蓝、黄、白
  C.黄、白、紫、蓝 D.蓝、紫、白、黄
  4、田径场上正在进行100米决赛,参加决赛的是A、B、C、D、E、F六个人。赛前,小李、小张、小王对谁会取得冠军谈了自己的看法:小张认为,冠军不是A就是B;小王坚信,冠军绝不是C;小李则认为,D、F都不可能取得冠军。比赛结束后,人们发现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看法是正确的。
  由此推断,谁是100米决赛的冠军?
  A.A B.B C.C D.E
  5、甲、乙、丙、丁、戊分别住在同一个小区的1、2、3、4、5号房子内。现已知:①甲与乙不是邻居。②乙的房号比丁小。③丙住的房号数是双数。④甲的房号比戊大3号。
  根据上述条件,丁所住的房号是:
  A,2号 B.3号 C.4号 D.5号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解析:题干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B项正确;A项转化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则与B项等值,因此也正确;前件是联言命题,C项通过否定前件推出否定的后件,不符合推理规则;D项等值于并非“p并且非q”,根据真假关系可知D项正确。因此答案为C。
  2、解析:题干“只有推进改革,深化改革,才能在用好机遇、化解风险中奋力闯出‘深水区’”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观察选项,可将该命题简化为:“只有深化改革,才能闯出‘深水区’”。根据其有效推理规则,否定前件则否定后件,A项正确;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B项错误;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C项错误;闯出改革的“深水区”说明进行了深化改革,而并非“就能深化改革”,D项错误。故答案选A。
  3、解析:由条件(1)每人手里花的颜色与自己的姓不同,可直接排除A项;C项小白和小黄交换后与条件(2)矛盾,排除;D项小白和小蓝交换后与条件(2)矛盾,排除。故答案选B。
  4、解析:题干给出三个人的看法且说明只有一个人的看法正确。假设A项或B项正确,则三人的话都为真,均不符合题意;假设C项正确,则小张和小王的话为假,小李的话为真,符合题意;假设D项正确,则小王和小李的话均为真。故答案选C。
  5、解析:题干只有③和④可以进行假设。由④可知甲的房号只能是4或5。假设甲为4号,则戊为1号;由③可知丙只能是2号,由①可知乙只能为1号,矛盾;因此甲只能为5号,则戊为2号,丙为4号,再根据②可知乙为1号,丁为3号,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更多
RSS Tags Sitemap
返回网页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