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苏公务员行测指导:选词填空答题技巧——前后照应
选词填空答题技巧——前后照应
2012年上半年公务员联考定于4月21号进行笔试,对于联考行测试卷,近几年几乎与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保持一致,无论是题量还是题型的设置。不过总体难度与国考比较而言,略显简单。
对于言语理解和表达这部分,题量比重比较大,占到整个试卷的接近三分之一,总题量为40道题,其中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各占20题。
选词填空这部分一直是考生在复习时感到头疼的模块,似乎感觉找不到快速突破的方法,还是一味地凭着语感去搭配,这样做下来,不仅速度慢,而且正确率也不高。那么,选词填空究竟有没有又快又准的方法和技巧呢?实际上,观察近两年联考试卷不难发现,选词填空越来越偏向于逻辑填空,即从上下文、关联词或者是句式的特殊性中寻找语境,在上下文、前后句会有一些隐含着的线索,考生如若抓住这些线索,便能快速找到突破点。
举几个例子:
【联考2011917-24】今年以来,本市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利润总额保持增加,对外贸易回升明显。但产销和利润__________持续放缓。新订单___________回落,企业成本压力明显上升。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涨势 涨幅 B.涨幅 涨势 C.增速 增幅 D.增幅 增速
【答案】C
【解析】本题选项涉及的近义词非常多,一眼看去很难进行选择,但是通过第一空后面内容“持续放缓”这个词,可见,只有速度是可以放缓的,所以答案是C。所以本题留给我们的线索就是“放缓”这个词。
【联考-行测-2010425-1】有研究表明,生物大灭绝在历史上发生过二十几次,大约每2600万年发生一次,似乎具有______。对于物种大灭绝的发生是否真的如此频繁和有规律,还有争议。但即便是最 ______的估计,也认为至少有5次物种大灭绝是非常明显的。
A.必然性 乐观
B.规律性 简单
C.突发性 粗略
D.周期性 保守
【答案】D
【解析】本题留下来的线索在于第一句话,“大约每2600万年发生一次”,这显然是“规律性”或是“周期性”,所以一下子就把答案的选择局限在了B和D,而第二空凭借固定搭配,“保守的估计”也可以很快做出选择。
【联考2010918-9】越来越多的人表示愿意购买医疗保险产品,但医疗保险产品的销售情况并没有与需求保持________,因为消费者并不单是从开支管理角度来考虑,更多的是受到情感的________,他们真正寻求的是一种心理安定,这往往是销售者所________的。
A.一致 左右 关注B.协调 干扰 利用
C.同步 驱动 忽视D.统一 暗示 追求
【答案】C
【解析】这题有三个空缺要选择,乍一看很耗时间,但是仔细观察发现,三空当中的最后一空可以作为一个突破点,因为前文说医疗保险产品销售并没有与需求保持一样,也就是销售状况不佳,最后一空只能是销售者所“忽视”消费者的心理安定才可以,否则产品应当热销才对。
【联考2010918-7】这些在今天看起来新奇、鲜活的历史,在当时却是________的事情,并不被社会重视,大多是作为逸闻而散见于外地来京人士的私人笔记或清末以来出现的报章之中。资料的极端________,成为社会史研究者和爱好者进入这个领域的重重难关。
A.街谈巷议 晦涩B.耳熟能详 隐秘
C.司空见惯 分散D.妇孺皆知 匮乏
【答案】C
【解析】这题有两空,实际上抓住第二空可以作为突破,因为前文有“大多是作为逸闻而散见于……”,故第二空进行总结时只能是资料的极端“分散”。
【联考2011424-1】文化的本性在于创造,其使命与一切墨守成规、刻板一致、千篇一律是不相容的,创造必然导致多样性。在文化领域,只有______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的活力,而同质性、统一性必然窒息文化生命。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拘一格 B.独树一帜
C. 推陈出新 D.别出心裁
【答案】A
【解析】成语辨析题。 前后照应非常明显,前文有与“墨守成规、刻板一致、千篇一律”不相容,后文有不能“同质性、统一性”,所以必然选择一个成语和这些词正好相反,表达了一种不同质,不统一,不是墨守成规等,那只能是“不拘一格”具有这样的意思。
因此,通过以上几道真题的演练,希望考生能够了解到逻辑填空与以往认为的选词填空之间是存在一定差别的,正因为是行政能力测验,所以要相信在题目的上下文中是有快速突破的技巧的,要学会去寻找这样的前后照应,快速锁定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