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练习18
1.任何城市的演变都是城市的历史与新元素的 ,城市的历史和历史建筑应当是我们的资源、城市的特色,而不应被看作城市建设的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融会贯通 负担
B. 兼收并蓄 阻力
C. 此消彼长 包袱
D. 相辅相成 障碍
2.有轰动一时的荣誉,顷刻________;有永世长存的荣誉,它与________。真正的荣誉只有一种,就是和人类进步事业连在一起的荣誉。进步的事业________,真正的荣誉________。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永垂不朽 日月同辉 万古长青 烟消云散
B. 烟消云散 日月同辉 万古流芳 顶天立地
C. 烟消云散 日月同辉 永垂不朽 万古长青
D. 烟消云散 天地常存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3.下岗工人将获得7万美元补偿,这相当于普通蓝领工人两年的税后年薪。仅靠这笔钱,在美元疲软、物价上涨的时代并不能( ),不过尚能维持一个家庭几年的正常生活。
A. 高枕无忧
B. 一劳永逸
C. 丰衣足食
D. 为所欲为
4.究竟国家与个人对个人的医疗健康应分别承担多大比例,是一个 选择问题,而不是政府可以任意决定的事项。要让民众有机会参与这一重大财政决策,透过人大的审议机制,将自己的意愿 到长期的财政安排中。
A. 公共 体现
B. 公众 融合
C. 大众 反映
D. 集体 表达
5.下面句子中,语法结构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 李老师戴上老花镜看报
B. 老张赶驴子到河边饮水
C. 小王骑车到医院看叔叔
D. 赵师傅找尺子量玻璃
6.下列各句中,表达有歧义的一句是( )。
A. 你为什么打他
B. 小马一天只抽一盒香烟
C. 真正的学者往往拥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D. 构建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7.下列句子中的病句是( )。
A. “舆论监督强势”并不表明我国舆论监督到位和充分
B. 发展现代农业,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C. 应对公共应急事件处置是基层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D. 专家指出,张经理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流泪表明了他在应对复杂局面时缺乏对事态发展的判断和预测能力
江苏启禾教育答案解析:
1.文段意思是说城市历史与新元素的相互作用,并没有突出二者的“此消彼长”,排除C。A项“融会贯通”的意思是“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B项“兼收并蓄”指把性质不同的各方面的东西都吸收、包罗进来,用在文中均不恰当。D项“相辅相成”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符合语境。同时第二空用“障碍”更加形象生动,与“建筑”、“城市建设”相呼,一语双关。故正确答案为D。
1.文段意思是说城市历史与新元素的相互作用,并没有突出二者的“此消彼长”,排除C。A项“融会贯通”的意思是“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B项“兼收并蓄”指把性质不同的各方面的东西都吸收、包罗进来,用在文中均不恰当。D项“相辅相成”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符合语境。同时第二空用“障碍”更加形象生动,与“建筑”、“城市建设”相呼,一语双关。故正确答案为D。
2.“轰动一时”暗指时间短暂,所以第一个空填“烟消云散”,可排除A项;“天地常存”与原句中“永世长存”在语义语音上都有所重复,可排除D项;“万古流芳”一般用来修饰人,可排除B项。故正确答案为C。
3.题干想要表达的是在物价上涨的时代,靠着七万美元的补偿,家庭生活并不会太富足,只可维持正常水平几年。C项“丰衣足食”是指吃的穿的都很丰富充足,符合语境。
A项为强干扰项。“高枕无忧”是指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也可比喻放松警惕。“高枕无忧”通常说的是摆脱了危险,不用再去担心会遇到什么危险。题干中说的主要是工人的赔偿金与他们的生活,与“危险”无关,“高枕无忧”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题干中说的是工人获得7万赔偿金,没有“劳”的意思,因此排除B项。“为所欲为”是任意而为,不符合语境,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题干说的是“究竟国家与个人对个人的医疗健康应分别承担多大比例”是一个需要政府与公众一起选择决定的问题,所以第一个括号内填“公共”最合适。
“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反映”通常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及有关部门;“融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根据句义,民众要将自己的意愿通过财政安排具体表现出来,因此第二个括号内应填入“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A。
5.此题考查现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A项戴上老花镜、看报两个动作的发出者都是李老师;C项骑车到医院、看叔叔两个动作的发出者都是小王,D项找尺子、量玻璃两个动作的发出者都是赵师傅,A、C、D三项都是连动句。B项“赶”这一动作的发出者是老张,“饮水”这一动作的发出者是驴子。“驴子”先是充当“赶”的宾语,又充当了“饮水”的主语,属于兼语句。
B项的语法结构与其它三项不同,故正确答案为B。
6.此题属于歧义句辨析题。A项的歧义在于“你凭什么打他”(表愤慨)还是“你因为什么原因打他”(表疑问)。故正确答案为A。
7.C项可将主干提炼出来为“应对处置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应该在“处置”的后面加上“能力”。其他选项语句表达通顺,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