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公务员行测指导:言语理解中成语的运用
言语理解中成语的运用
随着我国现在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在公考行测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成语考查力度在逐年增大,就2013年国考而言,20道逻辑填空题涉及成语的就占12道题,总计84个成语。考生本就对逻辑填空题忌惮三分,更遑论成语类的逻辑填空题了,谁能保证这80多个成语的意思你都知道呢?因此,很多考生碰到这类题型就只能凭语感,或者干脆瞎选一个了事。所以,言语的功底一部分就体现在平时对词汇量的积累,这种积累不是抱着成语字典狂啃,而是在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总结规律。
比如,有一个词混迹各大行测考试达七次之多,这个词就是--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感情色彩上含贬义。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词义太过于霸气,居然一直默默地甘当绿叶,我们一起来看下它都是如何充当干扰选项的。
下面江苏启禾教育专家结合相关题型为考生分析:
1、思想史研究在很长时间里面,变得相当狭窄和单一,近年来这种状况有一些变化的____,其实,学科界限的打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的思想史研究不能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痕迹 刻舟求剑 B.苗头 南辕北辙
C.迹象 画地为牢 D.呼声 闭门造车
C【解析】句意为学科界限的打破是一种必然趋势,因而思想史的研究不应再局限于原来狭窄和单一的学科领域,而应着眼于更广阔的视野。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闭门造车:比喻不管客观情况如何,只凭主观愿望办事。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指定范围在此处指的是学科界限,较其他三项更符合句意,故答案为C。
2、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意______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不到翻译的作用。
替换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目全非 B.截然相反
C.南辕北辙 D.迥然不同
D【解析】“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截然相反”与“南辕北辙”是完全相悖、互相矛盾的意思,显然翻译不可能与原意完全相悖,排除B、C;“面目全非”形容事物改变得不成样子,而原文是在比较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同“大相径庭”意义、用法相似,故正确答案为D。
3、在人类历史上,科技发明和人工工程曾导致不少“出人意料”、“始料不及”甚至“____”的结果。如果想少出一些这样的事,我们就应该对大自然始终保持一份____,在推广新技术、上马新工程之前多一些研究评估,少一些独断专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事与愿违 敬畏 B.事倍功半 谨慎
C.针锋相对 尊重 D.南辕北辙 克制
A【解析】首空用一个甚至与前文连接,表明我们要填的成语应该与出人意料、始料不及对应,并且程度比前两个词语语义更重,我们来看,这两个成语都有一个“料”字,含有料想之外,达不到预期的意思。选项当中只有“事与愿违”是含有这个意思。故正确答案为A。
4、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把博爱和同情视为感伤主义,是滥情、不理智的表现,认为结果会____,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贫困等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适得其反 B.事与愿违
C.南辕北辙 D.雪上加霜
B【解析】题干只是说“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但没有明确到底是什么样的效果,“适得其反”、“南辕北辙”都强调得到的是相反的结果,“雪上加霜”强调境遇进一步恶化,所以正确答案为B。
5、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工作动机上的个体差异是明显的。比如,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个人,洛克菲勒一生追求财富,圣雄甘地一生粗布缠身,人生目标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差甚远 B.各有所求
C.截然不同 D.南辕北辙
C【解析】题干中强调的是人生目标的差异性,因此首先B项不符合要求,相差甚远强调的是差距,南辕北辙强调的是一个事物的行动和目的的差异性,只有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故选C。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