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公务员行测指导:言语理解(11.21)
1.在中国汽车市场逐步扩大的过程中,中国汽车早已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但他们更多的是受到了质疑。虽然诸多的质疑并非是事情的全部,但从中国汽车品牌塑造的角度,那些质疑并非都是空穴来风。其中,“中国制造”这一标识带来的压力,已让中国汽车在世界舞台上遭遇重重挑战。遗憾的是,现在中国汽车仍把“中国制造”作为其品牌塑造的主要支撑。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国产汽车走出国门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
B.国产汽车品牌的塑造应淡化“中国制造”
C.“中国制造”使国产汽车遭遇品牌危机
D.塑造国产汽车品牌应以技术革新为支撑
2.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是感受幸福的诸多要素,但是真正要让公民感受到幸福,则是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正义)。显然,这种公正并非是绝对的公正,谁都知道这样的绝对公正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公正应当是社会分配公正、机会的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而现阶段,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机会公正,才是幸福指数更重要的因素。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
A.要素 幸福 公正 B.要素 公正 幸福指数
C.幸福 公正 因素 D.公正 幸福指数 要素
3.据说有一种小鸟可以飞越太平洋,它靠的是什么呢?一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它就把那截树枝扔在水面上,然后落在上面休息。饿了,它就站在那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家庭就是人生中的“那截树枝”。衔着它有时会很累,很麻烦,但有了它。我们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以下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小鸟与树枝 B.家庭与树枝
C.家庭与幸福 D.幸福与树枝
4.其实多数时候,经济学家的预言总会被经济事实所嘲笑。毕竟,无论是疯狂、悲观、乐观,是金融危机还是时景繁荣,这些本应该是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而非预测目标。但正是因为预测变数多、风险大,当少数经济预言得到证实时,人们会不吝赞赏,并期待其再次开口。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 )。
A.经济现象难以预测
c.经济现象并非预测目标
B.经济预言很少实现
D.少数经济学家能够预测经济现象
5.美国人对失败比对贪婪更加苛刻。在市场占主导的社会,人们期望那些雄心勃勃的人积极地追求他们的利益,而且自我利益和贪婪之间的界线经常比较模糊。然而,成功与失败之间的界线却被人们鲜明地铭记于心。“人们应该得到由成功而赐予的奖励”这一信念,是“美国梦”的核心。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美国人理解贪婪但不理解失败
B.美国人坚信成功应该得到奖励
C.美国人对失败的认识比贪婪清晰
D.美国人渴望成功故不能容忍失败
江苏启禾教育答案解析:
江苏启禾教育答案解析:
1.B[解析]文段讲了国产汽车在进军世界舞台的过程中因品牌问题受到国际社会质疑,而影响中国汽车品牌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制造”这一标识。最后一句,让作者感慨的是多本土汽车制造商却仍把“中国制造”作为其品牌塑造的主要支撑,作者的言外之意即为应国产汽车品牌的塑造过程中弱化“中国制造”这一因素。B项的表述符合作者的意图,AC项仅为字面表述,D项属于过度引申。本题正确选项为B。
2.D [解析]注意把握文段的侧重点,找出主题句。文段首句讲述的是只有公正才让公民感受到幸福,接着第二、三句又解释了公正的内涵,最后一句通过转折词“而”字引出
段论述的重点 一幸福指数更重要的因素即要素,是公正,故最后一句是文段的主题句。本正确选项为D。
3.A[解析]文段把“人类”比作“小乌”,把“家庭”比作“树枝”,把“飞越太平洋”比“到达幸福的彼岸”,可知文段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一一家庭既是负担又是着我们驶向幸福的船。故文段的标题用“小鸟与树枝”比喻“人类与家庭”,引出文段讨论的题,激起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加深读者对“家庭”的理解。本题正确答案为A。
4.B [解析]文段的首句即表明经济预言很少实现这一事实,第二句和第三句主要明经济预言难以实现的原因,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经济预言很少实现。A项,偷换体,文段主要讲的是“经济预言”而非“经济现象”,故排除;C项,为第二句的精简压缩,表述全面,亦排除;D项,偷换概念,文段说的是“少数经济预言得到证实”而非“少数经济学家能预测经济现象”,故D项亦排除。本题正确选项为B。
5.C [解析]文段是总 分结构,首句提出观点,接下来的句子都是对首句的解释明。故第一句是文段的主题句。注意第三句的转折词“然而”是对第二句的转折,不是整文意的转折。AC两项与文段的主题句比较接近,但A项,“美国人不理解失败”的说法误,文段并没有提及,文段主要讲述的是美国人对“贪婪”及“失败”的区分,故本题正确答为C。BD两项都是围绕转折词“然而”之后的句子展开的,谈论的主体是“成功与失败”,予以排除。
